浪潮高端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車間SD記憶卡核心提示
  1991年,濟南高新區成為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肩負著“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重任,踏上了高新技術產業化的microSD征途。經23載歷練,高新區開啟“三次創業”新徵程,掀開創業發展新篇章。
  “一次創買屋業”是濟南高新區建設發展的初期階段。10年間,高新區從無到有、逐步壯大,發展雛形初步搭建。“二次創業”是高新區經濟社會跨越發展階段。10年間,高新區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初步建成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科技創新的高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三次創業”中,高新區將以創新為主線,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調優調強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前沿科技,努力推進技術創新,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中占得一席之地。1 審時
  度勢 一場創SD記憶卡新求變的主動變革
  推進“三次創業”是SO-DIMM濟南高新區積極適應世界經濟格局變化調整,貫徹國家、省、市發展新要求的主動選擇。
  在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馬玉星看來,隨著全球科技經濟發展格局及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的變化,國家級高新區承擔的發展使命也被賦予了新的要求。濟南高新區必須立足全球、全國及區域發展,開啟“三次創業”的大門,朝著建設全國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奮鬥目標全速前進,力爭在新一輪競爭發展中贏得先機、率先突破。——從國家對高新區的發展要求看:我國已進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步入攻堅階段。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在去年第十屆全國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聯席會議上科技部宣佈,國家級高新區要全面啟動“三次創業”,率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此,濟南高新區必須準確把握新時期高新區發展的總體要求,聚集創新發展要素,提升產業發展品質,轉變內生髮展模式。
  ——從全國高新區的發展態勢看:國家級高新區已擴軍至115家,競爭越來越激烈。濟南高新區必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儘快啟動“三次創業”進程,探索出符合實際的發展道路,真正發揮優勢,突出發展特色,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發展中奮力趕超、勇於爭先。
  ——從社會發展期望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新區發展,對高新區的發展寄予厚望,要求高新區在全市發展中起到輻射、引領和帶動作用,做到發展水平更高、發展速度更快、發展亮點更多。濟南高新區必須牢牢肩負起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責,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提升產業發展綜合實力,增強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撐力,為全市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從自身發展基礎看:經過20多年的建設發展,濟南高新區已初步完成了“一次創業”和“二次創業”的發展使命。“一次創業”階段是高新區建設發展的初期階段(1991年—2001年),經歷了從無到有、逐步壯大的過程,在這個階段,探索建立了適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新型管理體制和市場推進機制,加速了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推進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高新區的發展雛形初步搭建起來。“二次創業”階段是高新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的階段(2002年—2013年),管轄面積從15.9平方公里擴展至141平方公里,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初步完成了科技部提出的“五個轉變”要求,全區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民計民生持續改善,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發展地位越來越高,對外形象和美譽度也越來越好,初步建成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科技創新的高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但隨著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發展壓力日趨加大,尤其是因當前發展空間日益不足、對外招商的難度不斷加大等綜合因素,延續過去發展方式,已無法滿足當前發展需要。濟南高新區已具備了實施“三次創業”的基礎和條件,必須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調優調強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前沿科技,努力推進技術創新,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中占得一席之地。2 改革
  創新為發展註入不竭動力
  濟南高新區已成為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高端產業發展最集中、創新創業資源最富集、投資發展環境最優良、對區域經濟拉動最強勁的區域之一。
  20多年來,濟南高新區始終以“高”為方向,以“新”為目標。一方面肩負著推動自主創新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國家使命”,一方面承載著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區域責任”,產業規模從小到大,綜合實力由弱變強。得益於定位的明確,高新區在複雜的經濟環境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奮力爭先,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全區完成GDP258.3億元,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6億元,增長1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0億元,增長25.2%;實現進出口總額12.2億美元,增長24.1%;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6.7億元,增長11.4%,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雙過半”。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產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四機數控、華熙海御、桑樂太陽能等項目一期工程已竣工;四機數控二期、大顆粒金剛石等項目已開工建設。漢峪金谷,A2、A3地塊全面進入裝飾裝修階段,計劃年底竣工;A1、A4、A5、A6、A7地塊27棟樓正在進行主體施工,建設總體進度比原計劃提前50天。齊魯外包城,24萬平方米的奧盛大廈已交付使用,13萬平方米的鑫盛大廈已完成主體施工,24萬平方米的齊盛大廈、7萬平方米的中商德銓大廈正在進行施工。濟南藥谷,12萬平方米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已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的國家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實驗樓、醫葯研發中試樓、濟南藥檢所和生物醫葯總部基地正在進行驗收,即將投入運營。招商引資態勢良好。隨著漢峪金谷、齊魯外包城、濟南藥谷、濟南綜合保稅區等產業發展載體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全區招商引資呈現出了良好勢頭。1-6月份,實際利用市外資金完成81.4億元,增長43.6%,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增長20.7%。清華紫光科技園、展訊科技、臺灣聯電集成電路設計、太重集團榆次液壓等一批工業項目,兗礦集團物流貿易、風險投資、技術研發總部,晨鳴紙業財務公司、郵儲銀行山東分行、招商銀行濟南分行、濟鋼國際融資租賃、華魯國際融資租賃、中和融資租賃等一批總部經濟項目相繼落戶。隨著濟南藥谷的建設發展,“窪地效應”逐步顯現,生物醫葯項目招商勢頭迅猛,呈現加速聚集態勢。上半年,航電中和醫療、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和康源集團、科芮爾生物、艾克韋生物等50個項目落戶濟南藥谷平臺區,在談儲備項目達40個;濟南盛弘醫葯、濟南康美樂醫葯、濟南祥達醫療等16個項目落戶迪亞、同科、誠創新藥研發基地;濟南生物醫葯產業園一期23.1萬平方米廠房和配套設施已基本竣工,26個項目簽約入駐,在談儲備項目達36個。綜合保稅區的封關運營也有力促進了招商引資的開展,1-6月份,10個項目集中落戶,總投資超過12億元。創新能力逐步提升。突出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全區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1-6月份,新認定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6家,總數達208家,占全市的44%,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06.2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了68.4%。高新區通過了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集群管理(綜合性新藥和創新藥物產業集群)試點驗收,測評成績位列全省第一位、全國第三位。CIIIC通過了科技部國際合作基地試點評估,評估得分98分,取得了優異成績。科技金融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擁有各類金融機構230家,其中融資租賃業24家,投資公司130家,小額貸款公司6家,初步構建了梯形融資體系。全區上市企業總數達到33家,其中主板上市19家,“新三板”上市14家。IPO擬上市企業15家,“新三板”上市後備企業460餘家。全力推進“齊魯人才特區”建設,國家“千人計劃”達28人,省“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達到40人,市“5150引才計劃”達276人,繼續保持全省領先。3 創新
  驅動打造經濟發展“升級版”
  創新驅動、內生式增長將是支撐濟南高新區產業發展的一大引擎。高新區將堅持以此作為建設一流高科技園區的根本動力,通過“四大創新工程”,率先將經濟發展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創新驅動上來。
  如今,高新區的發展又一次站到了一個全新的歷史起點上。高新區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圍繞一個目標(建設全國一流高新區),實施兩大戰略(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明確四區定位(高端產業密集區、高層次人才聚集區、創新發展示範區、宜業宜居新城區),實現五個跨越(產業培育、自主創新、城市建設、社會管理、改革創新),開啟“三次創業”新徵程,打造經濟“升級版”,在全市經濟發展中起到支撐、帶動和引領作用。
  創新正是“三次創業”的主線。高新區將重點抓好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集聚,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以市場化模式促進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實施四大創新工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積極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專業孵化培育體系,加快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重點推進綜保區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迪亞、同科、誠創生物醫葯孵化器建設,力爭年內新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家。繼續深化與華北電力大學的合作,推進華北電力大學濟南研究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濟南分園的落戶建設;依靠山東大學的科研實力,有效對接利用優質創新資源,實現借力發展,互惠共贏。實施創新人才集聚工程。加快推進齊魯人才特區建設,最大限度地集聚科技領軍人才、管理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將高新區建設成為全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優選之地。實施科技金融創新工程。優化完善由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等構成的梯形融資服務體系,全力推進企業股改上市工作,力爭在主板、創業板、“新三板”企業上市上再有新突破。實施科技創新服務工程。繼續完善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軟件研發測試、生物醫葯中試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大型儀器、科技文獻、科技數據等開放共享的創新機制,健全完善區域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推動國內外科技成果在落地轉化和產業化。深化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建設,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推進“三次創業”,建設全國一流高科技園區,產業是動力和支撐。高新區將堅持把做強做優產業作為第一要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一是抓好項目引進。圍繞著電子信息、生物醫葯、交通機電裝備製造和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發展,加大對產業項目尤其是工業項目的招商力度,重點抓好清華紫光通信與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展訊科技、臺灣聯電集成電路設計等項目建設,加快一批重點項目洽談。以漢峪金谷、齊魯外包城等為載體,加快金融機構、企業總部、營銷中心、財務公司等稅源項目引進,壯大稅源。二是抓好項目開工。下半年,確保航天科技園、國威衛星通信園、齊魯製藥濟南生物醫葯產業園、新加坡濼亨倉儲、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器等項目開工。三是抓好項目竣工。繼續深化落實領導包掛責任制,千方百計保投資、保質量、保工期,確保福瑞達生物醫葯產業園一期、晶正電子、中外運保稅物流、ICT產業園創新工場等項目年底竣工投產。四是抓好項目達產。對重點投產項目,逐一對發展情況進行分析,與企業共同研究破解發展難題,力爭使其儘快達產達效。4 提質
  升級建設產城融合示範新城
  隨著“三次創業”的推進,濟南高新區的產城融合之路也將再次升級,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互動,吸引更多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等要素集聚,使園區始終保持較強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力。
  繼續加快漢峪金谷、齊魯外包城、綜合保稅區、濟南藥谷建設,不斷增強產業發展支撐能力。改革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努力打造舒適、宜居、優美的城市環境,將全區尤其是中心區建設成為功能齊全、特色突出、生態完善的產城融合示範區。410萬平方米的漢峪金谷,除1棟超高層建築外,其餘38棟樓全部實現結構封頂,下半年爭取B地塊開工建設。加快德潤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齊魯外包城,奧盛大廈確保9月底全部交付使用,年內實現大部分企業入駐,鑫盛大廈確保年內完成30%的內外裝修任務,加快推進中商德銓大廈、齊盛大廈施工;綜合保稅區,加快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確保10月初卡口、口岸作業區竣工投入使用,年內完成A0路、B8路等8條道路建設,完成水電氣及通信等相關附屬管線敷設;濟南藥谷,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的研發平臺區實現全面竣工、交付使用。高新區還將狠抓發展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更適宜的土壤。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減少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完善“一號通”服務體系,探索實行“並聯審批”,向政務服務中心審批窗口充分授權,對高新區有自主審批權、材料齊備的審批項目,實現半日內辦結。進一步完善開放引進政策,營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環境,抓好綜合保稅區外資“負面清單”管理試點。全面增強群眾工作能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高新區將狠抓民生改善,讓群眾充分享受到高新區發展的成果。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的問題,下半年著力做好整改落實,尤其是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民計民生問題,逐一落實、掛牌督辦,向群眾做出整改承諾,確保使群眾滿意。下半年,重點抓好7項工作:一是失地農民再就業。二是養老保障。三是教育質量提升。四是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五是便民審批大廳建設。六是百姓安居工程建設。七是居民文化生活提升,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企業家 “三次創業”
  荊書典
  董事長濟南大陸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濟南高新區提出實施“三次創業”,順應了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作為和高新區共同成長的企業,我們很受鼓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分水嶺,粗放式經濟增長難以為繼,創新驅動、內生增長,才能打造核心競爭力。建議高新區“三次創業”中更加重視產業集群的力量,以集群催生協同發展和創新。這樣一來可避免企業單打獨鬥,降低研發和製造成本,二來可聯合參與市場競爭,增強抗風險能力。大陸機電1993年創立,20多年來和高新區相伴成長,在自動化測量、自動化控制、信息化管理和企業管控一體化市場奠定領先地位。如果說前些年企業發展主要靠技術引領的話,現在正逐步轉向標準引領,目前承擔著4個國家及行業標準的起草。從今年起,大陸機電步入二次創業快速發展階段。我們希望下一個10年能和高新區一起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創造更高的產值和業績。
  宋 詔董事長
  山東豪客太陽能產業有限公司
  高新區此次提出“三次創業”思路很對,也很有必要。近年來,高新區發展很快,但也存在園區特色產業不夠突出的問題。對一座高科技園區來說,選擇特色主導產業方向很重要,這個產業要符合全球技術的支持,要有足夠大的市場空間,也要有好的質量並帶來好的效益。其中,“創新人”是最核心資源。經過十幾年的積累,豪客已經步入快速發展道路。企業發展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很幸運,現在都具備了:天時指的是國家目前鼓勵發展綠色能源的大背景;地利指的是高新區良好的產業和政策環境為企業提供了好的土壤;人和指公司上下齊心助力綠色中國夢的目標一致。而且我們自主研發的窗式鑲嵌平板太陽能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填補行業空白,現在市場反響很好。到今年年底,豪客位於孫村新區的60萬台平板太陽能生產線將投產。我們有信心掀起一場新的產業革命,和高新區共同演繹精彩。
  朱 勇董事長
  山東易構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高新區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空間載體,是國家經濟轉型的前沿。濟南高新區提出“三次創業”,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特別符合自身定位。企業創新來源於兩方面動力:第一,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不創新肯定會死掉,企業自身就有創新的自覺性;第二,高新區能否營造創新的氛圍也很關鍵。希望高新區進一步形成鼓勵中小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氛圍,樹立創新標桿,拿出實實在在扶持創新的具體政策。創新之風一旦真正形成,未來十年高新區的發展將遠遠超過此前。易構剛剛成立3年,還是一家年輕的小公司。現在我們已成功研發和推出高速公路自助服務終端、交通監控管理“雲平臺”、智能交通行業基礎軟件平臺等多款產品。我一直認為,中國智能交通領域應該出現一家專業的軟件公司,為用戶提供專業服務。相信這家公司將誕生在濟南高新區,易構未來要擔當智能交通領域軟件專家的角色。
  專家解讀
  王 徵所長
  濟南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濟南高新區提出實施“三次創業”令人振奮。這體現了高新區管理者居安思危的自省意識、敢為人先的責任意識和奮發進取的緊迫感。濟南高新區是濟南乃至整個山東的創新“發動機”。目前高新區發展受到很多空間上的制約,現在資源越來越寶貴,如何利用現有平臺和資源,吸引更多項目、更多人才,產生更大價值,必須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濟南是一座老工業城市,傳統產業占的比重很大。作為新興產業聚集地,高新區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並以此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承載著未來濟南產業發展的希望所在。當然,和全國一流高新區相比,濟南高新區還存在高精尖項目和企業數量少、研發能力弱等問題。在“三次創業”的過程中,高新區應進一步明確創新源,積極“借腦”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高端智庫,同時整合現有產業,突出幾個尖端、有亮點、有特色的主導產業,形成產業集群。此外,還應當在大數據、物聯網,以及已具備競爭力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方向進行前瞻謀劃與佈局,整體提升濟南創新創業環境,在濟南聚集更多高端創新要素和資源。
  葛金田院長
  濟南大學經濟學院
  相對於其他區域而言,高新區集聚了大量的創新要素,更具創新活力和能力,而且資源配置更優化,是實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域。推進“三次創業”對濟南高新區而言是積極適應經濟格局調整變化的主動選擇,符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符合高新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定位。我理解的創新,是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指技術創新,還包括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營商環境創新等。只有各個方面相輔相成,形成聯動,一個區域的創新活力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另外,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高新區的定位。高新區的發展不再是自己的問題,我們要跳出濟南看高新區。隨著都市圈發展戰略的實施,濟南高新區不僅是濟南的高新區,還是都市圈其他六市的高新區,要在都市圈發揮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濟南高新區可以借力發揮省會城市的政治、經濟、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優勢,吸引都市圈企業將總部、研發、商務中心放在高新區,以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衡量高新區的發展不能僅強調規模,還要看孵化培育了多少家創新型企業。這些企業未來可能會高速成長,成為高新區乃至濟南市、山東省的經濟爆發點。放水養魚,魚才會更多。高新區作為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應進一步優化環境,為企業量體裁衣提供創新平臺。■本版撰稿/本報記者祝蕾■照片均由高新區宣傳部提供
  (原標題:濟南高新區開啟三次創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71sclei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